1
0
mirror of https://github.com/one-among-us/data.git synced 2024-11-10 13:24:50 +08:00

[U] Modify style of entry for shihai4h

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Amika 2024-01-11 00:05:58 +08:00
parent 1692c32123
commit d3bc7e52a1
2 changed files with 14 additions and 4 deletions

View File

@ -32,13 +32,19 @@ info:
跨性别,纵观她早年的经历,很像《丹麦女孩》的主角 Einar Wegener她的性别不一致现象早在童年时期就曾显露过早年体内男性人格的形成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顺应了文化与道德的发展要求但那并不是真实的她。从这点上讲发生在她身上的性别不一致是与生俱来的。 跨性别,纵观她早年的经历,很像《丹麦女孩》的主角 Einar Wegener她的性别不一致现象早在童年时期就曾显露过早年体内男性人格的形成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顺应了文化与道德的发展要求但那并不是真实的她。从这点上讲发生在她身上的性别不一致是与生俱来的。
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说到的这种反常性,他认为,一个人的反常性如果十分强烈,那就只有两条可能的出路:其中一条路是,在教育和社会规范的影响下,这些人也将得以克制住自身的反常性冲动。克制性冲动可能产生一种替代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精神病。弗洛伊德在形容精神病患者的时候说,「精神病患者就是一群违心地去适应了文化要求的影响,痛苦地压制了内心的欲望,竭尽全力地为文化的形成添砖加瓦的人,他们为此殚精竭虑,因此时不时地会显露出病态」。 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说到的这种反常性,他认为,一个人的反常性如果十分强烈,那就只有两条可能的出路:其中一条路是,在教育和社会规范的影响下,这些人也将得以克制住自身的反常性冲动。克制性冲动可能产生一种替代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精神病。弗洛伊德在形容精神病患者的时候说:
>「精神病患者就是一群违心地去适应了文化要求的影响,痛苦地压制了内心的欲望,竭尽全力地为文化的形成添砖加瓦的人,他们为此殚精竭虑,因此时不时地会显露出病态」。
对于这个局限的前现代文明社会而言,跨性别是「病态」的。她很清楚父母可能完全无法接受她的选择,她说,她的选择,导致父母对她未来的幻想破灭了。之前她曾经自杀未遂被诊断为重度抑郁,那个时候她父亲觉得她的跨性别是类似于异装癖的兴趣爱好什么的,可能过几年可能就好了,觉得这个问题解决了就不抑郁了,试着接受这件事,答应给她买 HRT 的药物,和她说「你妈妈那边由我来说服」,但是最后却没有说服。 对于这个局限的前现代文明社会而言,跨性别是「病态」的。她很清楚父母可能完全无法接受她的选择,她说,她的选择,导致父母对她未来的幻想破灭了。之前她曾经自杀未遂被诊断为重度抑郁,那个时候她父亲觉得她的跨性别是类似于异装癖的兴趣爱好什么的,可能过几年可能就好了,觉得这个问题解决了就不抑郁了,试着接受这件事,答应给她买 HRT 的药物,和她说「你妈妈那边由我来说服」,但是最后却没有说服。
她妈妈得知情况崩溃离家出走,说了些不想活的不想看见她之类的话,她的父亲和母亲感情很好,出门牵手的那种,很像年轻的小情侣,这一年六月还拍过一套新的婚纱照,她就这样被夹在中间,进退两难,母亲的不接受和那些话对她打击很大,我试着根据她的性格分析她的内心,她可能觉得如果我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或者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出生,那么父母是不是就不用操心、不用付出了?是不是她们会过得比现在更幸福呢? 她妈妈得知情况崩溃离家出走,说了些不想活的不想看见她之类的话,她的父亲和母亲感情很好,出门牵手的那种,很像年轻的小情侣,这一年六月还拍过一套新的婚纱照,她就这样被夹在中间,进退两难,母亲的不接受和那些话对她打击很大,我试着根据她的性格分析她的内心,她可能觉得如果我不在这个世界上了、或者我从一开始就没有出生,那么父母是不是就不用操心、不用付出了?是不是她们会过得比现在更幸福呢?
她的性格,天生就多愁善感,她有一颗细腻温柔的心,在我眼里,她是个善良过了头的傻丫头,宁愿把错误归结为自己的无奈,都不愿意想是别人伤害了她。就像林妹妹的天生伤感,喜散不喜聚一样:「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冷清,则生感伤,所以不如到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到是不开的好。」从很久之前,她就不想有这种亲密关系,因为她害怕这种亲密关系的消失。 她的性格,天生就多愁善感,她有一颗细腻温柔的心,在我眼里,她是个善良过了头的傻丫头,宁愿把错误归结为自己的无奈,都不愿意想是别人伤害了她。就像林妹妹的天生伤感,喜散不喜聚一样:
>「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冷清,则生感伤,所以不如到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到是不开的好。」
从很久之前,她就不想有这种亲密关系,因为她害怕这种亲密关系的消失。
她初中的时候成绩不好,经常遭受霸凌,没有理由的身体虐待和孤立,女孩子性格的她也不敢反抗,那个时候她曾有一段亲密关系,那个人里的家和她家很近,都在学校对面的小区,那也是那个时候为数不多愿意和她一起玩的朋友,为了一起玩,那个时候她开始学习打篮球,这段亲密关系的破碎是伴随着校园暴力的,那个人也加入了欺负她的队伍,那是她唯一一次反抗,哭着问:「你为什么也要这样对我」。这样一个性格的人,这段残酷的人生经历,巨大的创伤事件,对她伤害一定非常巨大,这段感情里伴随着亲密关系的巨大伤害一直没有被治愈,发展成为[PTSD/PTSR](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9%B5%E5%82%B7%E5%BE%8C%E5%A3%93%E5%8A%9B%E7%97%87),所以她对亲密关系很害怕,后来的其他精神失调疾病如重度抑郁症和这段阴暗的人生经历也脱不了干系。 她初中的时候成绩不好,经常遭受霸凌,没有理由的身体虐待和孤立,女孩子性格的她也不敢反抗,那个时候她曾有一段亲密关系,那个人里的家和她家很近,都在学校对面的小区,那也是那个时候为数不多愿意和她一起玩的朋友,为了一起玩,那个时候她开始学习打篮球,这段亲密关系的破碎是伴随着校园暴力的,那个人也加入了欺负她的队伍,那是她唯一一次反抗,哭着问:「你为什么也要这样对我」。这样一个性格的人,这段残酷的人生经历,巨大的创伤事件,对她伤害一定非常巨大,这段感情里伴随着亲密关系的巨大伤害一直没有被治愈,发展成为[PTSD/PTSR](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9%B5%E5%82%B7%E5%BE%8C%E5%A3%93%E5%8A%9B%E7%97%87),所以她对亲密关系很害怕,后来的其他精神失调疾病如重度抑郁症和这段阴暗的人生经历也脱不了干系。

View File

@ -32,13 +32,17 @@ info:
跨性別,縱觀她早年的經歷,很像《丹麥女孩》的主角 Einar Wegener她的性別不一致現象早在童年時期就曾顯露過早年體內男性人格的形成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順應了文化與道德的發展要求但那並不是真實的她。從這點上講發生在她身上的性別不一致是與生俱來的。 跨性別,縱觀她早年的經歷,很像《丹麥女孩》的主角 Einar Wegener她的性別不一致現象早在童年時期就曾顯露過早年體內男性人格的形成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順應了文化與道德的發展要求但那並不是真實的她。從這點上講發生在她身上的性別不一致是與生俱來的。
佛洛伊德在《性學三論》中說到的這種反常性,他認為,一個人的反常性如果十分強烈,那就只有兩條可能的出路:其中一條路是,在教育和社會規範的影響下,這些人也將得以克制住自身的反常性衝動。克制性衝動可能產生一種替代現象,就是我們所說的精神病。佛洛伊德在形容精神病患者的時候說,「精神病患者就是一群違心地去適應了文化要求的影響,痛苦地壓制了內心的欲望,竭盡全力地為文化的形成添磚加瓦的人,他們為此殫精竭慮,因此時不時地會顯露出病態」。 佛洛伊德在《性學三論》中說到的這種反常性,他認為,一個人的反常性如果十分強烈,那就只有兩條可能的出路:其中一條路是,在教育和社會規範的影響下,這些人也將得以克制住自身的反常性衝動。克制性衝動可能產生一種替代現象,就是我們所說的精神病。佛洛伊德在形容精神病患者的時候說:
>「精神病患者就是一群違心地去適應了文化要求的影響,痛苦地壓制了內心的欲望,竭盡全力地為文化的形成添磚加瓦的人,他們為此殫精竭慮,因此時不時地會顯露出病態」。
對於這個局限的前現代文明社會而言,跨性別是「病態」的。她很清楚父母可能完全無法接受她的選擇,她說,她的選擇,導致父母對她未來的幻想破滅了。之前她曾經自殺未遂被診斷為重度抑鬱,那個時候她父親覺得她的跨性別是類似於異裝癖的興趣愛好什麼的,可能過幾年可能就好了,覺得這個問題解決了就不抑鬱了,試著接受這件事,答應給她買 HRT 的藥物,和她說「你媽媽那邊由我來說服」,但是最後卻沒有說服。 對於這個局限的前現代文明社會而言,跨性別是「病態」的。她很清楚父母可能完全無法接受她的選擇,她說,她的選擇,導致父母對她未來的幻想破滅了。之前她曾經自殺未遂被診斷為重度抑鬱,那個時候她父親覺得她的跨性別是類似於異裝癖的興趣愛好什麼的,可能過幾年可能就好了,覺得這個問題解決了就不抑鬱了,試著接受這件事,答應給她買 HRT 的藥物,和她說「你媽媽那邊由我來說服」,但是最後卻沒有說服。
她媽媽得知情況崩潰離家出走,說了些不想活的不想看見她之類的話,她的父親和母親感情很好,出門牽手的那種,很像年輕的小情侶,這一年六月還拍過一套新的婚紗照,她就這樣被夾在中間,進退兩難,母親的不接受和那些話對她打擊很大,我試著根據她的性格分析她的內心,她可能覺得如果我不在這個世界上了、或者我從一開始就沒有出生,那麼父母是不是就不用操心、不用付出了?是不是她們會過得比現在更幸福呢? 她媽媽得知情況崩潰離家出走,說了些不想活的不想看見她之類的話,她的父親和母親感情很好,出門牽手的那種,很像年輕的小情侶,這一年六月還拍過一套新的婚紗照,她就這樣被夾在中間,進退兩難,母親的不接受和那些話對她打擊很大,我試著根據她的性格分析她的內心,她可能覺得如果我不在這個世界上了、或者我從一開始就沒有出生,那麼父母是不是就不用操心、不用付出了?是不是她們會過得比現在更幸福呢?
她的性格,天生就多愁善感,她有一顆細膩溫柔的心,在我眼裡,她是個善良過了頭的傻丫頭,寧願把錯誤歸結為自己的無奈,都不願意想是別人傷害了她。就像林妹妹的天生傷感,喜散不喜聚一樣:「人有聚就有散,聚時歡喜,到散時豈不冷清?既冷清,則生感傷,所以不如到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開時令人愛慕,謝時則增惆悵,所以到是不開的好。」從很久之前,她就不想有這種親密關係,因為她害怕這種親密關係的消失。 她的性格,天生就多愁善感,她有一顆細膩溫柔的心,在我眼裡,她是個善良過了頭的傻丫頭,寧願把錯誤歸結為自己的無奈,都不願意想是別人傷害了她。就像林妹妹的天生傷感,喜散不喜聚一樣:
>「人有聚就有散,聚時歡喜,到散時豈不冷清?既冷清,則生感傷,所以不如到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開時令人愛慕,謝時則增惆悵,所以到是不開的好。」
從很久之前,她就不想有這種親密關係,因為她害怕這種親密關係的消失。
她初中的時候成績不好,經常遭受霸淩,沒有理由的身體虐待和孤立,女孩子性格的她也不敢反抗,那個時候她曾有一段親密關係,那個人裡的家和她家很近,都在學校對面的社區,那也是那個時候為數不多願意和她一起玩的朋友,為了一起玩,那個時候她開始學習打籃球,這段親密關係的破碎是伴隨著校園暴力的,那個人也加入了欺負她的隊伍,那是她唯一一次反抗,哭著問:「你為什麼也要這樣對我」。這樣一個性格的人,這段殘酷的人生經歷,巨大的創傷事件,對她傷害一定非常巨大,這段感情裡伴隨著親密關係的巨大傷害一直沒有被治癒,發展成為[PTSD/PTSR](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9%B5%E5%82%B7%E5%BE%8C%E5%A3%93%E5%8A%9B%E7%97%87),所以她對親密關係很害怕,後來的其他精神失調疾病如重度抑鬱症和這段陰暗的人生經歷也脫不了干係。 她初中的時候成績不好,經常遭受霸淩,沒有理由的身體虐待和孤立,女孩子性格的她也不敢反抗,那個時候她曾有一段親密關係,那個人裡的家和她家很近,都在學校對面的社區,那也是那個時候為數不多願意和她一起玩的朋友,為了一起玩,那個時候她開始學習打籃球,這段親密關係的破碎是伴隨著校園暴力的,那個人也加入了欺負她的隊伍,那是她唯一一次反抗,哭著問:「你為什麼也要這樣對我」。這樣一個性格的人,這段殘酷的人生經歷,巨大的創傷事件,對她傷害一定非常巨大,這段感情裡伴隨著親密關係的巨大傷害一直沒有被治癒,發展成為[PTSD/PTSR](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9%B5%E5%82%B7%E5%BE%8C%E5%A3%93%E5%8A%9B%E7%97%87),所以她對親密關係很害怕,後來的其他精神失調疾病如重度抑鬱症和這段陰暗的人生經歷也脫不了干係。